发布时间:2025-05-10 点此:824次
输液是侵入性操作,相当于一个小型“手术”。。输液过程中需求刺破血管,向其间输入本不归于人体的药物,药物、设备、环境、操作的无菌程度都会影响输液安全。(视频来历:生命时报)
吊盐水堪比一次“小手术”,别再过度依靠它
输液是纠正电解质紊乱、酸碱平衡的重要手法,具有药效敏捷、适于急救等特色,在临床上是常用的医治手法。可是过度输液的现象现在却是层出不穷,据不完全统计,我国大输液职业消费状况年均增长率为7.5%,人均8.25瓶,远远领先于世界平均水平。
事实上,输液是直接将药物输入静脉而进入人体血液,短时刻内即可散布全身,其所面对的危险远远比口服、肌注等其他给药办法来的大得多,堪比一次“小手术”,且绝非骇人听闻。
早在《2011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响监测陈述》中就显现,严峻的药品不良反响/事情陈述中归于静脉打针案列的占到73.4%,简直为3/4,并且这一数据还在逐年上升。
01
最常见的给药办法:口服、肌注和静脉输液,有哪些差异呢?
口服用药便利,要求制剂简略,患者苦楚较少,是一种最常用的给药办法。但大部分药物起效较慢,不适用于危重患者。别的,口服后一旦有不良反响产生,还能够经过洗胃等办法来阻挠药物的吸收。
肌肉打针吸收好,但除了部分痛苦以外,还或许会导致臀部结块,呈现“青蛙腿”等现象,因而现在肌注用药的办法简直退居“二线”。
静脉输液,由于输入的药物无需任何屏障就能够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,并散布到全身各个器官和安排,因而输液的长处和缺陷都十分显着:起效快,静脉给药可经血液循环敏捷抵达全身,在抢救患者时,能够争取到名贵的时刻。可是静脉给药会形成必定的伤口及并发症;一起由于是侵入性操作,还能添加患者产生感染的时机;一旦呈现不良反响,无法及时铲除现已进入血管体内药物。
02
输液不不亚于一次小手术,究竟会引起什么样的危险?
输液或许产生渗漏性损害,若药物外渗于血管周围安排,轻则引起部分肿胀痛苦,重则引起安排坏死(如某些肿瘤化疗药、静脉补钾和补铁类的制剂)。
输液反响中最常见的是热原反响、过敏反响。或许导致高热、寒战、红疹、瘙痒、肿胀等反响,严峻者还或许导致休克(血压急剧下降)乃至逝世。
输液导致的感染或许让病原体如病毒、细菌进入人体引发炎性反响,病原体还或许随血液循环直接分散到全身引起败血症,要挟生命。
长时刻输液可引起部分静脉炎,导致部分安排红、肿、热、痛,乃至伴有机体的畏寒、发热等。
心功用较差的患者,短时刻内输入过多液体,心脏的担负突然加剧有产生急性心力衰竭的或许。
03
一旦输液,怎么削减不良反响的产生,躲避“小手术”的危险呢?
留意特殊人群的用药。如可乐必妥(左氧氟沙星打针液)由于会影响小儿的关节软骨发育, 18岁以下的儿童应禁用。老年人肝肾功用不全,更应该考虑酌减打针药物的剂量。
静脉输液溶媒的挑选至关重要。留意液体的pH值,防止产生与药物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盐析、沉积等反响从而影响输液质量。例如,大部分抗菌药物和呈酸性的药物以0.9%的氯化钠打针液为溶媒稳定性较好。
输液速度与不良反响的产生也有亲近的联系,因而必定要因人而异。严峻脱水患者如心肺功用杰出则能够快速滴注(10ml/min);颅脑、心、肺等疾病的患者及老年人输液均应慢速滴注(2~4ml/min以下),医治时仍需以实际状况随时调理速度。需求紧密观测滴速的药物有:肠外营养液、血药浓度超越安全规模可引起毒性反响的药物、易影响血管引起静脉炎的药物、调理水-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药物。
早在2013年12月,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合理用药十大中心信息中就着重:“用药要遵从能不必就不必,能少用就不多用;能口服不肌注,能肌注不输液”。
正确认识静脉输液,促进合理、安全用药,善莫大焉。着力削减输液率,从你我做起,从现在做起,从日常作业做起!
作者: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隶属瑞金医院
相关推荐